特別通告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CUSCS) 各教學中心於復活節假期 (2024年3月29日至4月1日) 暫停開放。敬請留意!

關閉
Main content start

師生隨筆 ─ 我寫我想

師生隨筆 ─ 我寫我想


客家人與曾大屋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    邱逸

 

沙田曾大屋。

 

今天人們常說的「新界五大族」,分別是指錦田鄧氏、上水侯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及粉嶺彭氏,他們的祖先在宋初到明初期間來到香港,與其後裔在香港居住已有近1,000年的歷史。不過,除了本地人外,香港早期還居住了操其他方言的族群,他們和本地人構成了香港多元族群和文化。

 

早期殖民政府已對香港島和九龍居住的華人以方言劃分。1895年,曾在香港政府任職的歐德禮(E.J.Eitel)出版了《歐西與中土》(Europe in China)一書,他將在香港島和九龍居住的中國人分成3個種族(races),即本地(Puntis)、客家(Hakkas)和鶴佬(Hoklos)。

 

這分法在1898年英國政府租借新界後,在施政上更是廣泛應用。英國於1899年正式佔領新界前,派遣輔政司駱克(Stewart Lockhart) 勘查新界地區,駱克向英國政府提交《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書》,將華人居民根據方言也劃分為3個種族:「本地」、「客家」與「蜑家」(即水上人),並且仔細統計和記錄了各村落的人口組成。

 

據香港政府在191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當時香港共有444,664人,族群之分變成了本地、客家和福佬,水上人因人口不多而併入福佬(閩南)中,當中本地人和客家人已佔人口96%,其他方言群體的人很少。新界地區的本地人和客家人的比例大約是6:4,客家人在新界區的人口完全可和本地人分庭抗禮,兩者人數的差別不到4 ,000人,而在新界北區的客家人口比那裡的本地人稍多。

 

客家祖先居港約300年

 

客家人祖先主要是在清康熙復界時,從五華、興寧、梅縣、惠州等地方遷移過來,居港接近300年。不少客家人是在香港開埠前後,因廣東生活困苦而南下香港謀生。

 

那時的香港需要大量勞力,也需要各地人才開發。五華人具備採石的專業技術,因此吸引了大批五華人前來,他們多在市區從事建築工作。

 

著名例子是五華人曾三利(又名貫萬),16歲與兄來港以開石謀生,在茶果嶺一帶當工人,後因技巧出眾而成工頭。曾三利極有商業頭腦,發現香港的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石材,於是拿出微薄的積蓄,到筲箕灣阿公岩開設三利石廠,經營打石業務,生意愈做愈大,日後很多政府工程也採用三利的石材,如舊最高法院和薄扶林水塘均由三利石廠供應石材。

 

坊間流傳着曾三利致富的故事:說他有一天因為要為工人準備食糧,於是以高價800錢在街市購入16罈鹹魚,鹹魚罈非常沉重,人們都笑說他買的鹹魚罈是奸商用石頭墊底,只值100錢。不過,後來發現鹹魚下面藏有大量金銀,曾三利遂成為富翁。原來海盜把劫得的財物收藏在鹹魚罈中,卻因政府掃蕩而流入街市,陰差陽錯落在曾三利手上。

 

不過,曾三利從不承認此說法,曾氏後人也說這是杜撰的故事,曾家發跡主要是靠勤奮和技術。

 

曾三利致富後,在人煙稀少的沙田頭村旁購買大片土地,興建大宅,聚族而居,成為今天的曾大屋。

 

 

高級文憑課程網址:  www.cuscshd.hk

 

原文刊登於2017年1月9日《文滙報》【港文化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