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start

師生隨筆 ─ 我寫我想

師生隨筆 ─ 我寫我想


鹽場盛轉衰  見證港歷史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講師   葉德平

 

 

自宋元時代始,就有「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馬丹陽度脫劉行首.第二折》)之說,而這七件事之中,尤以鹽是最不可或缺。鹽,看似與香港毫無關係,但原來它也是香港昔日重要的物產。

 

香港屬嶺南地區,是新安縣(原屬東莞縣,明萬曆年間新置新安縣)轄下。嶺南氣候既熱且濕,人們在炎夏多以冰涼飲料解暑。清初粵學者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指:「嶺南瀕海之郡,土薄地卑,陽燠之氣常泄,陰濕之氣常蒸......當夏時多飲涼洌,至秋冬必發痎瘧。」意即到了冬天,人們往往因而感染瘧疾。為了應付這種「風土病」,粵人就地取材,利用了當地土產--鹽,作為治療的藥物。《廣東新語》記載,如有「腹痛不堪,是曰急沙」的症狀,粵人除會用「刮沙」治療,也會「以炒鹽沃清水飲之」,即是用炒過的鹽巴混和清水飲用。

 

如此重要的物產,其中一個產地就在香港。

 

香港位處嶺南南部沿海地區,擁有極長的海岸線,十分適合經營鹽田。鹽田必須臨海建設,而且當為「沙坦背風之港」(《廣東新語》),意思是該處必須是沙土土質,並且有海風從港口吹進內陸。而這些條件也正正是香港所具備的。故此,香港昔日曾有着多個大大小小的鹽場。

 

北宋,朝廷在「廣南東路」設置十四個官辦鹽場,在東莞縣境內就有「靜康、大寧、東莞三鹽場,海南、黃田、歸德三鹽柵」(《元豐九域志》)。「海南」在今日香港境內;「黃田」則部分在今日的屯門一帶。這些鹽場在宋代已十分具有規模,產出遠銷不同地方:「廣州東莞、靖康等十三場,歲鬻二萬四千餘石,以給本路及西路之昭桂州,江南之安南軍」(《宋史.食貨志》)。

 

維港東面古廟旁豎紀念碑

 

到了南宋,朝廷更在香港專設屯門、官富鹽場;其中,以官富鹽場產量最豐。官富鹽場位於今日的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部,即觀塘、九龍城、油尖旺一帶。今日維港東面入口--佛堂門天后古廟旁,仍然豎立着一塊石碑。這塊石碑是由南宋官富鹽場鹽官嚴益彰豎立,見證了香港鹽業昔日的繁榮。

 

到了明代,官富鹽場更躍升為新安縣境內的四大鹽場之一。據嘉慶《新安縣志》記載,當時新安縣轄下有四大鹽場,分別是東莞、歸德、黃田和官富,而官富鹽場的出產除本地自用外,更遠銷至廣西一帶。然而,花無百日紅,隨着「康熙遷界」事件,香港的鹽業由盛轉衰。

 

「康熙遷界」是針對沿海居民的措施。政令一出,香港沿海鹽場全部關閉,而本來仰賴香港鹽產的地區也改為從其他鹽場輸入食鹽。自此,香港鹽業一蹶不振。復界以來,只有零星的鹽場還在經營,而它們的出產也只是供本地醃製鹹魚之用,沒有再見到大規模的出口。

 

 

高級文憑課程網址:  www.cuscshd.hk

 

原文刊登於2016年12月12日《文滙報》【港文化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