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通告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CUSCS) 各教学中心于复活节假期 (2024年3月29日至4月1日) 暂停开放。敬请留意!

关闭
Main content start

师生随笔 ─ 我写我想

师生随笔 ─ 我写我想


客家人与曾大屋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    邱逸

 

沙田曾大屋。

 

今天人们常说的「新界五大族」,分别是指锦田邓氏、上水侯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及粉岭彭氏,他们的祖先在宋初到明初期间来到香港,与其后裔在香港居住已有近1,000年的历史。不过,除了本地人外,香港早期还居住了操其他方言的族群,他们和本地人构成了香港多元族群和文化。

 

早期殖民政府已对香港岛和九龙居住的华人以方言划分。1895年,曾在香港政府任职的欧德礼(E.J.Eitel)出版了《欧西与中土》(Europe in China)一书,他将在香港岛和九龙居住的中国人分成3个种族(races),即本地(Puntis)、客家(Hakkas)和鹤佬(Hoklos)。

 

这分法在1898年英国政府租借新界后,在施政上更是广泛应用。英国于1899年正式占领新界前,派遣辅政司骆克(Stewart Lockhart) 勘查新界地区,骆克向英国政府提交《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报告书》,将华人居民根据方言也划分为3个种族:「本地」、「客家」与「蜑家」(即水上人),并且仔细统计和记录了各村落的人口组成。

 

据香港政府在191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当时香港共有444,664人,族群之分变成了本地、客家和福佬,水上人因人口不多而并入福佬(闽南)中,当中本地人和客家人已占人口96%,其他方言群体的人很少。新界地区的本地人和客家人的比例大约是6:4,客家人在新界区的人口完全可和本地人分庭抗礼,两者人数的差别不到4 ,000人,而在新界北区的客家人口比那里的本地人稍多。

 

客家祖先居港约300年

 

客家人祖先主要是在清康熙复界时,从五华、兴宁、梅县、惠州等地方迁移过来,居港接近300年。不少客家人是在香港开埠前后,因广东生活困苦而南下香港谋生。

 

那时的香港需要大量劳力,也需要各地人才开发。五华人具备采石的专业技术,因此吸引了大批五华人前来,他们多在市区从事建筑工作。

 

著名例子是五华人曾三利(又名贯万),16岁与兄来港以开石谋生,在茶果岭一带当工人,后因技巧出众而成工头。曾三利极有商业头脑,发现香港的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石材,于是拿出微薄的积蓄,到筲箕湾阿公岩开设三利石厂,经营打石业务,生意愈做愈大,日后很多政府工程也采用三利的石材,如旧最高法院和薄扶林水塘均由三利石厂供应石材。

 

坊间流传着曾三利致富的故事:说他有一天因为要为工人准备食粮,于是以高价800钱在街市购入16坛咸鱼,咸鱼坛非常沉重,人们都笑说他买的咸鱼坛是奸商用石头垫底,只值100钱。不过,后来发现咸鱼下面藏有大量金银,曾三利遂成为富翁。原来海盗把劫得的财物收藏在咸鱼坛中,却因政府扫荡而流入街市,阴差阳错落在曾三利手上。

 

不过,曾三利从不承认此说法,曾氏后人也说这是杜撰的故事,曾家发迹主要是靠勤奋和技术。

 

曾三利致富后,在人烟稀少的沙田头村旁购买大片土地,兴建大宅,聚族而居,成为今天的曾大屋。

 

 

高级文凭课程网址:  www.cuscshd.hk

 

原文刊登于2017年1月9日《文滙报》【港文化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