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start

师生随笔 ─ 我写我想

师生随笔 ─ 我写我想


睇梅窝变迁  数典勿忘牛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   邱逸 

 

梅窝是不少牛只的栖息地。

 

 

梅窝,是港人周末远离城市繁嚣的好去处。然而,到过梅窝的人,都有一个印象:梅窝有很多牛。为什么呢?这与梅窝的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在梅窝经常看到的牛有两类:黄牛和水牛。黄牛是家牛,由农民饲养,用以犂田、耙田,平均每户都养了三头至五头牛。水牛由农场饲养,够气力,工作量自然更多。梅窝黄牛比水牛为多,共约六七十头,水牛亦近三十头。

 

梅窝四面环山,成山谷形状,中央是蝴蝶山,像梅花般有5朵花瓣,故名梅窝。谷内有5条村落,村民属早期客家人,世代以农为业,每年春秋两季播种插秧,夏冬为收割期。牛,就是梅窝农民耕耘的好帮手。

 

「落籍」梅窝   早过港开埠

 

牛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落籍」梅窝呢?现在已无记录可查。然而梅窝以农立乡,南宋时候(1127年─1279年)已有人迁徙植根此地,可以推想牛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仔细一算,牛在梅窝已超过八百年,比香港开埠还要早很多很多。

 

牛也标志着梅窝发展的兴衰与演变。年轻人可能不知道,现在梅窝的牛数量已经大不如前,那是因为梅窝农业也今非昔比。

 

早在新石器时代,大屿山已有人类聚居,而梅窝则是稍后时间靠着农业而开发的地方,到了今天,梅窝一带只剩几块菜田,原来阡陌纵横,榖稻处处的景观已一去不返。

 

山路变马路   流浪牛危机大

 

梅窝农业的转捩点是上世纪50年代。1957年香港政府在石壁兴建水塘,农民恶梦顿时出现,水塘截去水源,引入水塘。至上世纪60年代中叶石壁水塘落成,梅窝首当其冲,原本终年水源充沛的三大河流──大坑、水坑和龙仔无以为继,农民缺水灌溉,稻田荒废。农民只好转业,牛亦无用武之地。由于牛是农民的好拍档,农民不忍心把牛屠宰,只有将牛只放生到大屿山的大自然,任其自由自在生活。

 

牛是群居牧畜动物,即使迁移了,甚至重复被驱赶四五次,但因熟悉行走过的道路,也会重返原来栖息地。地方发展,环境改变,过往行走的山路,现在已是行车马路,对牛而言,变得危机重重。

 

以前与农民并肩辛劳一生的家牛,成为流浪牛,遭人厌恶、追赶、捕捉、迫迁。因为,我们都忘了,它们的祖先当年曾肩负着部分香港人祖先的生活命脉。

 

 

高级文凭课程网址:  www.cuscshd.hk

 

原文刊登于2016年10月17日《文滙报》【港文化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