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start

师生随笔 ─ 我写我想

师生随笔 ─ 我写我想


文武庙文物多    文昌诞列「非遗」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副讲师   叶德平

 

文武庙「文昌诞」祭典获纳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中环港铁站出来,沿着穠廘鞳B荷李活道走,穿过一间又一间老店,就可以到达上环文武庙。说是「庙」,其实是建筑群,由3幢建筑物组成。正面看,由左到右依次是文武庙、列圣宫和公所。 


文武庙,顾名思义,就是祀奉文、武二帝的庙宇。文帝是文昌帝君,即梓潼帝君;武帝是关圣帝君,即三国时代蜀汉的关羽。不过,不是所有文武庙内祭祀的都是这两位帝君。主管文运的神灵,有所谓「五文昌」,除了文武二帝外,还有大魁帝君、朱衣帝君、纯阳帝君(也有不同的说法)。庙宇与祭祀,真可谓「一处乡村一处例」。 


每年,文武庙都会举行「文昌启智礼」。据东华三院助理策划主任(庙祀服务)梁中杰解释,「文昌启智礼」由道教团体主持功德科仪,也就是道教法事。以去年为例,他们邀请了青松观主持。道长在庙内燃点「文昌四宝灯」,并开启「文昌青云路」,让善信祈求学业有成、步步高升。 


走进庙内,抬头只见一系列成于咸丰至光绪年间的匾额,依次是:「清 海景」、「笔彩刀辉」、「义重如山」、「道盛德至善」、「帝德同沾」,还有光绪皇帝御赐的「神威普佑」。 


「清 海景」成于咸丰元年(1851年),当时香港刚割让给英国不久,岛上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位于山上的文武庙能远眺维港海景,保佑来往船只。在更早的四十多年前,维港曾是华南海盗活跃水域,清廷水师没有海盗的办法。 


后来,在总督百龄的策略下,张保归降,华南海盗陆续扫平。从此,香港海域才算是「清 海景」。 


「笔彩刀辉」也是成于咸丰元年。「笔」是文昌帝君工具,职司文学与官禄;「刀」则是关圣帝君的武器,代表忠义与武略。两者今日都供奉在文武二帝坛前,善信拜祭过后,都会摸摸「笔」与「刀」,祈求文武运亨,沾沾「彩」与「辉」。
 

至于「神威普佑」,更是文武庙重要文物。1876至1878年间,5个省份旱灾,东华总理带头筹得16万元善款赈济灾民,因此光绪皇帝御赐「神威普佑」匾额一副,以示「神威护荫、普佑众生」。直到1908年,政府制定《文武庙条例》,把文武庙交予东华医院管理,匾额一直悬挂至今。 


铜钟銮舆逾百年历史 


除了匾额,庙内还有两件逾百年历史的文物──道光年间的铜钟,以及同治年间的两座銮舆(即盛载神像的轿子)。以往盂兰祭祀后,主祀人会把文武二帝神像请到銮舆上,巡游「四环」(即西环、上环、中环和下环),相信是香港可考的最早盂兰巡游活动。 


时至今日,文武庙除了是法定古迹外,其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诞」祭典,获纳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象征社会大众对文武二帝信仰的肯定。 

 

 

高级文凭课程网址:  www.cuscshd.hk

 

原文刊登于2017年6月19日《文滙报》【港文化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