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start

師生隨筆 ─ 我寫我想

師生隨筆 ─ 我寫我想


鹽田梓村信天主     港首條「教友村」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講師    葉德平

 

自16世紀開始,天主教信仰隨利瑪竇等傳教士到達中國。明朝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羅馬教廷為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設立教區,管轄中國、日本和鄰近島嶼的教會事務。直至1841年,羅馬教廷在英國佔領香港(島)後,迅即設立「香港天主教教會」,負責教會在華的傳教事務。

 

當時,新界還是屬於大清帝國治下的地方;對於遠道而來的傳教士而言,到新界傳教是向「真正的中國人」傳教。因此,他們努力學習客家話,又把自己裝扮成中國人一樣,為的就是與「新界人」溝通。

 

其時,居於新界的,有本地人,也有客家人。所謂本地人,就是指在康熙遷界令以前,早就定居於香港的人。雖然他們也是香港的客家人,但畢竟比康熙復界令以後才抵港的客家人早;因此,他們多稱呼較遲到埗的族群為客家人。

 

相對上水、元朗一帶的本地人,處於弱勢的客家人比較容易接受天主教會信仰。

 

另一方面,他們初來乍到,族群較小,抵抗心理較弱;傳教士會為客家人提供武裝保護及西式教育。因此,客家人聚居的西貢,成為了天主教傳教的重點地區。

 

長老帶頭信    族群望風從

 

鹽田梓是一個孤懸海隅的西貢離島。19世紀初,陳氏移居該島,建立了鹽田梓村。不久,兩位意大利神父和神父(Simeon Volonteri)與柯神父(Cajetano Origo)到訪鹽田梓村。由於這是一條「單姓氏」村落,長幼階級分明,管理相對單一,只要村中長老帶頭信奉天主教,族群都會望風而從。

 

鹽田梓村孤懸海外,主要靠曬鹽與捕魚為生,生活環境相對較差,極需要外來的經濟支援。順理成章,在1866年,全村村民都接受洗禮,開始信奉天主教。鹽田梓村成為了香港第一條全村信教的「教友村」。

 

夏其龍的《天主作客鹽田仔--香港西貢鹽田仔百年史蹟》中記載了當年的信教人數:鹽田仔於1872年教徒人數為43人,1892年為110人,直至1959年仍有193位教徒,並稱讚他們是「傳教區內十分優秀的教友」。

 

聖若瑟小堂至今仍存

 

鹽田梓村的教友雖然環境並不富裕,但他們依然樂意捐出土地興建教堂和學校。聖若瑟小堂就是今日仍然存在的天主教教堂。

 

它興建於1890年,設計簡約而富有中國色彩,裡面還有一尊聖福若瑟神父的聖像,紀念他於1880年前後在鹽田梓宣教的事跡。到了2005年,聖若瑟小堂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異獎。

 

除了教堂,島上還保留着一間學校--澄波學校。

 

它建於1920年前,為島上及附近諸島客家人子弟提供教育。早期只有十多名村內學童入讀;及至後期,澄波學校成為了在附近捕魚或生活的漁民子弟學校。

 

隨着村民在上世紀90年代全數遷出,澄波學校也完成了歷史任務。如今,學校已改建為鹽田梓文化資源展覽室。

 

 

高級文憑課程網址:  www.cuscshd.hk

 

原文刊登於2017年1月23日《文滙報》【港文化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