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Notice

Please note that Learning Centres of the School of Continuing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SCS) will be closed during Easter holidays (29 Mar - 1 Apr 2024).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Close
Main content start

師生隨筆 ─ 我寫我想

師生隨筆 ─ 我寫我想


睇梅窩變遷  數典勿忘牛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   邱逸 

 

梅窩是不少牛隻的棲息地。

 

 

梅窩,是港人周末遠離城市繁囂的好去處。然而,到過梅窩的人,都有一個印象:梅窩有很多牛。為什麼呢?這與梅窩的歷史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在梅窩經常看到的牛有兩類:黄牛和水牛。黄牛是家牛,由農民飼養,用以犂田、耙田,平均每户都養了三頭至五頭牛。水牛由農場飼養,夠氣力,工作量自然更多。梅窩黄牛比水牛為多,共約六七十頭,水牛亦近三十頭。

 

梅窩四面環山,成山谷形狀,中央是蝴蝶山,像梅花般有5朵花瓣,故名梅窩。谷內有5條村落,村民屬早期客家人,世代以農為業,每年春秋兩季播種插秧,夏冬為收割期。牛,就是梅窩農民耕耘的好幫手。

 

「落籍」梅窩   早過港開埠

 

牛到底在什麼時候開始「落籍」梅窩呢?現在已無記錄可查。然而梅窩以農立鄉,南宋時候(1127年─1279年)已有人遷徙植根此地,可以推想牛在這個時期已經出現。仔細一算,牛在梅窩已超過八百年,比香港開埠還要早很多很多。

 

牛也標誌着梅窩發展的興衰與演變。年輕人可能不知道,現在梅窩的牛數量已經大不如前,那是因為梅窩農業也今非昔比。

 

早在新石器時代,大嶼山已有人類聚居,而梅窩則是稍後時間靠着農業而開發的地方,到了今天,梅窩一帶只剩幾塊菜田,原來阡陌縱橫,榖稻處處的景觀已一去不返。

 

山路變馬路   流浪牛危機大

 

梅窩農業的轉捩點是上世紀50年代。1957年香港政府在石壁興建水塘,農民惡夢頓時出現,水塘截去水源,引入水塘。至上世紀60年代中葉石壁水塘落成,梅窩首當其衝,原本終年水源充沛的三大河流──大坑、水坑和龍仔無以為繼,農民缺水灌溉,稻田荒廢。農民只好轉業,牛亦無用武之地。由於牛是農民的好拍檔,農民不忍心把牛屠宰,只有將牛隻放生到大嶼山的大自然,任其自由自在生活。

 

牛是群居牧畜動物,即使遷移了,甚至重複被驅趕四五次,但因熟悉行走過的道路,也會重返原來棲息地。地方發展,環境改變,過往行走的山路,現在已是行車馬路,對牛而言,變得危機重重。

 

以前與農民並肩辛勞一生的家牛,成為流浪牛,遭人厭惡、追趕、捕捉、迫遷。因為,我們都忘了,牠們的祖先當年曾肩負着部分香港人祖先的生活命脈。

 

 

高級文憑課程網址:  www.cuscshd.hk

 

原文刊登於2016年10月17日《文滙報》【港文化港故事】